设计评审:在产品研发初始阶段,参与设计方案评审,从DBA的角度提出数据存储方案、库表设计方案、SQL开发标准、索引设计方案等,使服务满足数据库使用的高可用、高性能要求。
容量规划:掌握所负责服务的数据库的容量上限,清楚地了解当前瓶颈点,当服务还未到达容量上限时,及时进行优化、分拆或者扩容。
数据备份与灾备:制定数据备份与灾备策略,定期完成数据恢复性测试,保证数据备份的可用性和完整性。
数据库监控:完善数据库存活和性能监控,及时了解数据库运行状态及故障。
数据库安全:建设数据库账号体系,严格控制账号权限与开放范围,降低误操作和数据泄露的风险;加强离线备份数据的管理,降低数据泄露的风险。
数据库高可用和性能优化:对数据库单点风险和故障设计相应的切换方案,降低故障对数据库服务的影响;不断对数据库整体性能进行优化,包括新存储方案引进、硬件优化、文件系统优化、数据库优化、SQL优化等,在保障成本不增加或者少量增加的情况下,数据库可以支撑更多的业务请求。